1998年IEEE制定出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标准802.11。 一、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基本服务集BSS(Basic Service Set):是无线局域网的最小构件,类似于无线移动通信的蜂窝小区。 基本服务集BSS的组成:包括一个基站和若干个移动站,其中基站称为接入点AP(Access Point)。 三种类型的站: 仅在一个BSS内移动; 在不同的BSS之间移动但仍在一个扩展的服务集ESS之内; 在不同的ESS之间移动。 所有的站均运行MAC协议,并以争用方式共享无线传输媒体。
二、802.11标准中的物理层 802.11标准中物理层的三种实现方法: 1.跳频扩频FHSS(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ectrum) 使用2.4GHZ的ISM频段(即2.4000-2.4835GHz),共有79个信道可供跳频使用,是扩频技术中常用的一种。 其中第一个频道的中心频率为2.402GHz,以后每隔1MHz一个信道,因此每个信道可使用的带宽为1MHz。 当使用二元GFSK时,基本接入速率为1Mbps;当使用四元GFSK时,接入速率为2Mbps。 2.直接序列扩频DSSS(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使用2.4GHz的ISM频段。 当使用二元相对移相键控时,基本接入速率为1Mbps;当使用四元相对移相键控时,接人速率为2Mbps。 3.红外技术IR(InfraRed)用波长为850-950nm的红外线在室内传送数据,接入速率为1-2Mb/s。 5.7.3 802.11标准中的MAC子层无线局域网有许多不同于常规局域网的特点,不能简单地使用有线局域网的协议。
假设:无线电信号只能在相邻的站之间传送和产生相互的干扰。 隐蔽站问题(hidden station problem):未能检测出媒体上已存在的信号的问题。 暴露站问题(exposed station problem):因检测到媒体上有信号,导致互不影响的站点之间不能同时发信号,使得通信效率降低。 无线局域网与常规的总线式局域网的差别:在不发生相互干扰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同时多个工作站进行通信。 为了尽量减少冲突,802.11协议又将MAC子层划分为两个子层: 分布协调功能DCF(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子层:负责向上提供争用服务,在每一个节点使用CSMA机制的分布式接入算法,让各站通过争用信道来获取发送权。 点协调功能PCF(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子层:负责提供无争用服务,使用集中控制的接入算法(一般在接入点实现集中控制)且用类似于轮询的方法将发送数据权轮流交给各个站,从而避免了冲突的产生。
帧间间隔IFS(Inter Frame Space): SIFS(短IFS):典型值只有10μs; PIFS(点协调功能IFS):比SIFS长,在PCF方式中轮询时使用; DIFS(分布协调功能IFS):最长的IFS,典型值为50μs,在DCF方式中使用。 CSMA原理——只使用一种IFS时的CSMA接入算法欲发送帧的站先监听信道,若信道空闲则继续监听一段时间IFS看信道是否仍为空闲,若是则立即发送数据(信道空闲时还要继续监听一段时间是因为三种不同数值的IFS可将不同类型的数据划分为不同的优先级,IFS值小的优先级高,从而减少冲突的机会); 若发现信道忙(无论是一开始就发现还是在后来的IFS时间内)则继续监听信道,直到信道变为空闲; 一旦信道变为空闲此站迟延另一个时间IFS,若信道在时间IFS内仍为空闲则按指数退避算法迟延一段时间,只有当信道一直保持空闲时该站才能发送数据,这样做可使在网络负荷很重的情况下发生冲突的机会大为减小。
由于SIFS的时间间隔最短,当很多站都在监听信道时,使用SIFS的具有最高的优先级! SIFS用在以下场合: 发送“确认帧ACK”:确认帧使用SIFS可使发送方继续能够控制信道直到整个LLC帧发送完毕。 发送“允许发送帧CTS”:可以保证原来发送“请求发送帧RTS”的站能够优先发送数据帧,所有收到CTS帧的站都要推后发送自己的数据; 发送轮询的应答帧。 “时隙”(time slot):是在争用期使用的一个时间单位,当某个站在一个时隙开始时接入到媒体,那么在下一个时隙开始时,其它站就能检测出这种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