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编程方便,现场可修改程序; ②维修方便,采用插件式结构; ③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 ④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装置; ⑤数据可直接送入计算机; ⑥成本可与继电器系统竞争; ⑦输入可为市电; ⑧输出为市电,能直接驱动电磁阀、接触器等; ⑨通用性强,易于扩展; ⑩用户存储器大于4KB。 从上述10项指标可以看出,新的工业控制装置保留了继电器控制系统的优点,并能与计算机的通用、灵活等优点结合起来,其核心有四点: ①用计算机代替继电器控制装置。 ②用程序代替硬件接线。 ③输入/输出电平可与外部设备直接连接。 ④结构易于扩展。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第一台plc,在美国通用汽车自动装配线上试用获得了成功。这种装置体积小、功能强、速度快、可靠性高,又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很快在美国其他工业领域推广应用,同时也受到了世界其他国家的高度重视。1971年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这项新技术,很快研制出了日本第一台PLC; 1973年西欧国家也研制出它们的第一台PLC;我国从1974年开始研制,于‘1977年研制成功,开始应用于工业控制。 |
电工学习网
( ��ICP��13005724�� �幫������50010702500116
)
GMT+8, 2021-12-6 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