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技术论文是学术论文中科技论文类的一种,专门对电力生产建设、技术革新、技术改造领域内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所以它既具有学术论文的科学性、创新性、理论性、学术性等一般特点,又具有电力科学本身的特点。 下面,从实用角度出发,对写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技术论文的两个主要问题予以具体介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技术论文的结构一般分为两大部分:前置部分和主体部分。前置部分包括题名、作者姓名和单位、摘要、关键词;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如有必要,前面还可设封面、目录,后面还可有附录、结尾。各部分的具体写法如下:
一、题目(题名、文题)
题目是读者了解论文内容的窗口和检索资料的向导,因此要用最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使之具有画龙点睛、激发读者兴趣的功能。题目所用的词语,要有助于关键词的编制,可以为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价值。题目一般不要超过20字。如题目语意未尽,可设副题目补充说明,但要用破折号与主题名分开,且用较小号字另起一行。论文如用作国际交流,应用外文(多为英语)题名。
题目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结构式、公式,不大为同行所熟悉的符号、缩写以及商标名称等。好的题目应该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练,引入注目;外延内涵恰如其分,能准确表述论文内容,恰当界定研究的范围和深度;有利于索引的分类。
二、作者署名
文章署名是作者文责自负和拥有版权的标志,必须实事求是。署名者应对文章全部内容负责并有解释答辩能力。多作者论文的署名,一般按贡献大小顺序排列(执笔者应该是第一作者)。
作者姓名最好不用笔名,要署真名实姓。同时,要附所在单位全称(单位地址及邮政编码可附在文稿最后,以便联系)。以集体名义署名者,执笔人或整理者姓名应署于正文后参考文献前,并加圆括号。
三、摘要
摘要是对文稿内容的准确、扼要且不加注释或评论的简略表述,含有的主要情报信息量等同于原论文。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内容通常包括论文的写作目的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及结论等几个要素,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写作摘要须注意:①要着重反映文稿的新内容和特别强调的观点,不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也不作自我评价;②不得简单地重复题目中已有的信息,避免使用图表和化学结构式;③文字必须简练,内容充分概括,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300字,外文摘要(用作国际交流时)不宜超过250个实词;④要用第三人称过去式写法,不要使用“本文”、“笔者”等作主语,主题句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研制了……装置”、“介绍了……方法”、“分析了……原因”等句型。
四、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而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达全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每篇论文要选取3—8个关键词,以显著的字体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下方。两个关键词之间空一个字距,不用标点符号。
选取关键词一般分主题分析和概念提炼两步进行。一定要提取能反映文稿内容特征、通用性强、为同行熟知的名词性单词或短语,但不要写成短句。
五、引言(前言、绪言、绪论、序言、序)
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要简明介绍论文背景和选题原因,相关领域前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作者的意图和依据(包括追求目标、研究范围、理论基础、研究设想、方案选取),以及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引言要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也可以不标出“引言”这个词,而直接把引言的有关内容写在正文的前面。
六、正文
这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技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论文的绝大部分篇幅,主要回答“怎么研究”这个问题。正文部分要充分阐述其观点、原理、方法及达到预期目的的整个过程,并突出一个“新”字,以反映文稿的独创性。根据需要,正文部分可以分层论述,按层设小标题。
由于各种研究工作涉及的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及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的差异,对正文的内容不能作统一规定。一般的论文可包括以下内容:研究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表设备和原材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相关的理论和数据资料,经过研究、分析而形成的论点,导出的结论等。写作重点应放在应用相关的理论进行研究、分析的独特之处。
正文部分的注释(以及引言部分、结论部分的注释)采用呼应形式,注码用圈码写在加注处的右上角(标点符号之内)。同一页有几处加注时,以出现先后为序。注文用小于正文的字破格书写在当页稿纸的下方,用脚注线(长约稿纸宽度的1/3)同正文隔开,并在前面加“注”字。
七、结论
这是整篇论文的总体结论,而非某一分支问题的局部结论,更不是正文中各层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当体现作者更深层的认识,应当是正文中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的合乎逻辑的发展,应当是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新的学术见解。一般包括“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规律,解决了什么问题”,“对前人工作作了哪些检验、发展、证实或证伪”,“本文的不足之处及尚未解决的问题”等内容。
结论的写作应当措词严谨,逻辑严密,语言准确、具体、简洁。可象法律条文那样,按顺序列成条文,用词斩钉截铁、干脆利落。对尚不能完全肯定的内容,要注意留有余地。总之,必须给读者留下完整、鲜明、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印象。
八、致谢
国家标准GB/T 7713—1987规定的致谢方面有: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其他应感谢的组织和个人。
论文作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上述方面中的有关组织或个人表示感谢。谢辞要写得真挚恳切而又有分寸。
九、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指论文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与正文直接有关的(包括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发表在正式出版刊物上的文献。内部讲义及未发表的著作,一般不宜作为参考文献著录。
著录参考文献的目的,是为了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体现作者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自己的与别人的观点或成果,也是为了对别人的科研成果表示尊重,并指明所引资料的出处,便于读者检索。
被引用的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其序号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注于指引部分的右上角。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按国家标准的规定应该是:①专著:著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②期刊:作者、题名、期刊名称(外文期刊名可缩写并省略缩写点)、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如著者(作者)不只一个,则在其姓名之间加逗号,而不是顿号。此外,参考文献中的书名、文章名、期刊名一律不加引号或书名号;外文参考文献一律用印刷体书写,不要用草体。
十、附录
附录是文稿的附件,不是必要的组成部分。附录向读者提供正文中部分内容的详尽推导、演算、证明,有关仪器、装备或解释、说明,以及有关的数据、曲线、照片或其他辅助资料(如计算机的框图和程序软件、专用术语与符号的解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