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出现伪智能家居有通病 智能“低智”病不轻 智能不智病 在中国市场,从来不缺乏跟风、概念炒作者。实际上,很多打着"智能牌"家居的产品距离实际意义的智能控制有着很大的技术、功能上的差别,甚至没有一点儿的"智商"。 据媒体报道,有的洗衣机通过简单的"电脑控制"说智能化,其实就是全自动洗衣机的翻版;有的冰箱通过成熟的自动调节温度技术说智能化,其实是具有自动变频功能冰箱……类似的一线终端故事还有很多。这是典型的误导消费者。其实,这个现状,绝对不是真正的智慧家庭,甚至连智能家电也不是。本着行业的良性发展目的,我们必须驱逐劣币。 智能低智病 与上述问题接近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智能低智病"。按照真正的智慧家庭要求,智能家电应该是智能设备的网络化,它们能以自己的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完成属于特定产品的语言沟通。如果从这个视角来看,家电设备的智能化还没起步。 目前,很多家电产品连基本的操作设置都不够人性化,就别说智能化的设计了。比如,有些智能化电视,由于操作方法太复杂,老人想看电视反倒连电视节目都调不出来……而在国外的科幻电影中,一挥手电视自动打开,一抬手窗帘自动升起。这些看似神奇的功能,在现实生活中将逐步实现,这就是日渐发展成熟的智能家居。比尔·盖茨就是国外第一个使用智能家居的家庭,至今快有三十年的历史。 智能家居是一个平台,其本身就是一个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在这个平台上,所有的家电和门窗开关都可以被远程控制,实现智能化的应用体验,可以根据用户的自定义设置,进行各种各样的智能控制,这才是真正的智能家居。我们必须要认清的是,"智能"是让生活更方便、简单、舒适,如果智能的结果是增加了操作难度、让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这样的智能产品究竟是"智能"还是"弱智"呢?未来家电设备的"智商"需要通过云计算不断学习并持续提升,它们就将像人一样具备思考和判断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为人类的生活服务。这才是智慧家庭的基本标准。但是,这个梦想通道在很多制造商中都没有打通。 目前的困境是,作为智慧家庭的组成智能家电行业的一些制造企业,也曾试图给市场提供一个智慧家庭的模板,让智能家电快速做到真正的智能化,但这些制造型企业受制于自身产品线和思维模式的限制,往往无法承担智慧家庭的重任。因此,最快捷的突围路径就是让智慧家庭通过服务型企业来实现,就像微软一样,通过软件系统的革命推动行业升级。 互联不通病 很多智能家电企业推出产品的出发点都是基于竞争层面,而不是消费者层面。因此,在设计上并不能够做到整体智能。从智慧家庭的消费需求看,不管是哪个品牌或是怎样的产品,家电设备之间必须是"互联、互控、互通"的,这样才能组成真正的智慧家庭。但目前的状况是,每个品牌基于自身能力的智能方案实为"画地为牢",只关注自己能做什么,而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整体需求、真实需求。 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不同品牌的家电产品,但它们却无法互联互通。最终,每个家庭都被不同品牌割裂成多个"孤岛",这样也就失去了智能的效应。结果,智慧家庭还是停留在梦想阶段,而企业却只能在伪智能战略中游离。 智能家电行业需要一个能实现各品牌设备兼容的协调平台,为各品牌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控搭建一个桥梁,保障不同品牌的产品可以无障碍地对话,同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只有这样,用户才可以根据需要,将软件应用连接到不同功能、不同品牌的家电产品上,创造出真正的智慧家庭的全新体验。 智能无情病 实际上,智能家电作为智慧家庭来使用,就应该承载出家庭温暖、关爱等特点,否则就不该称作智能。就像一个人,他要求关爱、情感、思想,否则生活就是孤单与苍白的。对于智能家电,无论做传统家电的企业还是近几年兴起的企业,都抛出了美妙的智能故事,但实际上呢?却没有企业能够做到家电的人性化。那么,智慧家庭应该如何做到实处呢? 从流行趋势可以看到类似的影子。比如,今年流行的微信,它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而是一个共享平台,成为好朋友之间的思想、乐趣、情感共享的园地。智能家电的升级方向应该是,做到互联互通后,就要实现信息的共享。比如,家庭、朋友间的健康比赛,通过健身信息的共享,形成互相鼓励、分享,让生活充满乐趣、让家庭溢满幸福、让朋友多些欢笑等。 一家企业只有两个基本职能:创新和营销。作为目前众多智能家电企业而言,似乎营销多于创新。特别是基于消费需求的创新,正是目前智能家电需要突破的战略方向。从这点来看,这四大战略病都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窄门、死穴,注定无法走远,而战略宽门就是从"智能"升级到"智慧"。 |
电工学习网 ( )
GMT+8, 2021-12-6 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