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由此机器人成为了我国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之一,“机器换人”队伍越来越庞大,目前国内已有超过40多家的机器人产业园,还有些处于筹建之中,参与机器人产业链制造的企业已达到4000家,中国市场成为了机器人产业竞争的主战场。但是,在这个主战场,占据主导的却不是国产机器人企业,而是以四大家族(发那科、ABB、库卡、安川)为首的国外机器人企业,国产机器人占国内机器人市场份额仅约13%。是什么让国产机器人处于如此尴尬的局面? 一、缺乏核心技术 缺乏核心技术,这是国产工业机器人的痛点,更是大部分中国企业的悲剧所在。国产机器人中80%~90%使用国外减速器,60%~70%使用的是国外电机、40%~50%使用国外控制器。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国产机器人在成本、精度、速度等方面都没有竞争优势,以机器人生产中的核心部位——减速器为例,由于几乎被日本企业垄断,因此国内机器人生产商购买价格高,在其生产成本中占到45%,而在日本这个比例仅为25%,这样势必就造成了国产机器人成本上涨。 另外,中国的工业机器人由于在精度、速度等方面不如国外厂商同类产品,致使这些产品产业化应用程度较低,一些产品的技术水准仅相当于国外10年前的水准。因此,在一些高端产业应用,国产机器人无法进入,势必会失去大片市场。 二、起步晚,市场竞争激烈 据了解,中国机器人市场2010前后才切实启动,与日本相比启动慢了差不多30年,这种情况下,中国还是一个增量的市场,而国际环境又是一种存量的市场,所以几乎所有国外的机器人企业都涌入中国,给正处于发展期的中国机器人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因为起步晚,中国机器人企业还处于成长期,难以与产品成熟、技术领先的国际领先企业相抗衡,而国内机器人市场应用需求集中释放,增长速度很快,国内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在技术、应用方面有大的突破,因此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市场大蛋糕被国外巨头们抢去。 三、信任度低,市场开拓难 中国制造一向以物美价廉取胜,高端领域那都是国外的事,因此在面对机器人这一高、大、上的产品时,国内客户自然而然的更愿意相信国外的机器人产品,对国产机器人的信任度不高,这就使得国产机器人想要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会很难。 目前,国产机器人在汽车整车厂几乎没有应用,最多就用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上,虽然国内客户应用国外机器人一般都是从事简单的工作,而有复杂工序的工作,他们就找国内机器人制造企业来解决。但是,整体来说,他们对国产机器人还是处于半信任的状态,在激光切割、焊接等工艺要求都很高的领域,国产机器人还无法满足要求,更无法取得国内客户的信任,所以要想在中国市场上与国外机器人巨头平分秋色,国内机器人企业的路还很漫长。 受到政策和市场的影响,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形势一片大好,国产机器人机遇与挑战并存。或许,从细分市场出发,用自己的服务优势和产品性价比优势来服务客户,积极拓展3C、金属加工等新的领域,国产机器人才能在火热的中国机器人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在市场上占据更大份额。 |
电工学习网 ( )
GMT+8, 2021-12-6 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