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的博士生导师S教授认为:“也许会,因为信号有多种表现形式,电压只是一种直观的表现,也许用多个维度更能反应现实中的信号。另一个方面,目前的示波器的形态会改变,带互联网功能的饭盒示波器和模块化复合仪表都会对传统示波器形成冲击。”。 来自深圳的L君也很认真地给出了他的思考:“关于互联网对示波器行业的影响,个人觉得‘云计算、远程测量和诊断’可能会在未来颠覆这个行业。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的思考是这样的:互联网模式下,卖纯粹的硬件可能是越来越不赚钱了,或者说得亏本卖,当然,乔布斯的苹果例外。那怎么赚钱呢,卖服务。示波器厂家建立远程实验室(云计算中心),客户有测试测量需求时,通过便携的传感设备(探头等)连接DUT,远程中心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并反馈……如果未来是这个模式,那我想示波器厂家卖传感设备,测试设备,肯定是没钱赚得,只能卖服务,卖软件来赚钱。简单来讲,就是信号的捕获、显示在现场,但是测量、分析、debug、归档等信号处理,在远端进行。现在的高端示波器投资都很大。在未来,高端的测试需求,是否可以提供远程的测试服务呢?技术上是否可行?值得你们去思考呵。” 问题是卖服务,仪器厂家自己革自己的命啊! 来自北京的Z君则认为示波器就是示波器:“本文写得好,思维与思想的差别。总之,你比这个时代早4年,你就是先驱;早3年,你就是先烈;早2年,你就是先锋;早1年,你才是先进。不是所有的赶时髦就是好的。示波器以前是示波器、现在也是、以后也会是,因为它在哪里看波形。” …… 谢谢大家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欢迎大家回复微信给出您的评论。我会将大家的思考反馈到我们德国研发总部。 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对于示波器这种“机构使用的耐用品”,工程师们习惯的是按一下“Auto Setup”,然后就立即在眼前的示波器的屏幕上看到波形。如果将示波器的采集部分和显示部分分离,那么我们能习惯于不看波形直接采集数据吗? 这对于产线的自动化测试或者不需要人工调试的各种自动测试是可能的选择。如果将示波器的按键部分和采集显示部分分离,这其实意义也不大。 所以示波器这么多年来在形态上的创新并不多,还是那么一种紧凑的仪器。 在示波器的发展方向上,更高端的示波器开始受限于“可探测性”问题,正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对于高速信号的分析研究,很多公司将VNA和仿真研究作为更优先的研究手段。因为示波器看到的波形和芯片内部均衡之后的真实的信号差别太大,测量结果对于调试没有任何参考意义了。更重要的是,高速信号受到探头影响太大,测量的结果和真实的信号差别很大。 因此,对于很多高速信号的测量,很多时候只能通过夹具来进行一些一致性验证,有些测量只是“为了测量而测量”,因为还是有那些所谓的行业协议存在,定义了一些一致性测试。高速测量的终极意义似乎只是为了应付一致性测试。越来越多的工程师、专家给我这样的反馈。 但是,作为日常调试使用的中低端示波器还将长期是硬件工程师的首要工具。 示波器的准确测量一直是极大的挑战。我曾经列举过测量准确度影响因素有20多种。主要包括示波器本身的影响因素和探头及测量环境的影响因素。前者又包括示波器本身所固有的、无法改变的因素,如DC增益误差、偏置电路误差、系统非线性度、孔径误差、触发抖动、时基稳定性、垂直噪声、频率响应曲线、通道之间的相互干扰、机器温漂等;以及和示波器的设置相关,如带宽、采样率、插值误差、量化误差。 后者包括探头的地线 (地线长短,地环路的位置,形状等)、探头的负载效应在不同频率下的值不恒定、接近探头前端的寄生参数、 探头摆放的位置、地环路的干扰(探头与探头之间的影响)、探头的衰减因子。 其实任何测量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误差源,但我们的很多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包括现代医学都不得不依赖于测量仪器。对于测量准确度的纠结必然涉及到谁是“黄金标准”的问题。这种“溯源”上的研究是做计量朋友熟悉的话题。最终往往陷入鸡和蛋的困窘。这时候如果有一种“权威”存在,似乎给了您一种可信赖的力量。譬如R&S公司在EMC测量领域和移动通信领域就被称为测量的“黄金标准”。用比较夸张的销售语言就是R&S测量的结果即使是错误的,人们也认为它是正确的,因为R&S代表了这个行业的标准,不相信它的测量结果就没得相信了。 这种感觉叫自豪感。 我们的ScopeArt先生们在介绍公司时喜欢表达这种自豪感:-) 因此,我想说的是,真实值永远无法得知,但我们要努力追求真实值。这在“示波器的艺术”上就体现为“准确测量”。 准确测量是示波器的艺术之第一要义。 |
电工学习网 ( )
GMT+8, 2021-12-6 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