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知问题 首先是认知度问题,即还是概念困局。凌乱纷杂的称谓,实际上就和物联网在其他领域的情况一样,叫人迷惑。不能小瞧这个迷惑,因为传统工业领域普遍都是具有自己约定俗成甚至有行业标准的行话语汇的,一个外延和内涵有点飘忽不定的称谓,一般都会引起传统行业客户的抵触。比如物联网最初被认为传感器网络,后来又逐渐上升到业务逻辑层面。 而企业客户中非技术出身的管理人员,有时会听着你的方案介绍突然联想起某部自己以前看过的科幻片,以为我们已经进化到计算机控制一切的3014年,立刻提出一些超越当前技术能力,甚至违反物理常识的需求 第二就是物联网概念诞生的特殊语境。我们知道,一项理论之所以被认为具有指导价值,一般是因为研究者从先期的探索中发现、总结了该规律,并利用抽象思维发展出一系列后续的推论,然后将这些推论用于新的实践,并在实践中获取了成功和修正。这种“从实践中来又反馈实践”的过程建立了人们对该理论的信心。类似的模式从牛顿定律到典型商业模式无不如此。 物联网就有趣了:实际上这个概念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但是智能电网、智慧交通的努力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虽然远程医疗在2000年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才开始了商业化,但是也早就出现在80年代的科研实践中,并且已经被赋予了专业名称,更不要说家庭自动化和安防。然后就有人跳出来说这些那些你们以前做的都叫物联网,而且有了这个名字以后貌似也没产生什么新的应用门类,相信如果您是那些领域的从业人员,第一反应一定是“你扯什么,突然跑到我家里把我孩子改了个名字算啥”。 更糟的是,物联网概念诞生后,产业信息化的脚步似乎还是按照原来的惯性前进着,并未见特别的跃升,比如没有产生跨行业的重大技术标准和产品。不过所幸,一些工业领域中原本在传统工控语汇中不太好定义的辅助系统,现在也算有了一个统一的称谓,叫“物联网应用”了。比如现在电力和油气管道行业把原来用于生产管理的SCADA之外的生产信息化系统逐渐都统称为物联网应用。 2、安全性问题 其次是安全性问题。工业控制系统一般都是运行在局域网或者专网内的,网络本身屏蔽了外来的信号入 侵,隔离的网络和网络内“怪异”的专有协议,阻挡了外部的潜在攻击者。而且为了优先满足实时性,工业通信的一些协议更倾向于把加密等功能放在第二位。 但是,在物联网时代,很多设备之间的信号要通过公网来实现,那些传统的工业通信设备放在互联网上简直就是不设防的裸奔!工业系统被恶意入侵的事件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存在,从电网到采暖锅炉花样百出。那么,安全性问题要从哪个层面来解决,如何去解决就是设计一个工业物联网系统的时候必须首先考虑到的。 因此也可以预言,未来工业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一定会催生一批新的工业数据安全相关的技术和企业。 3、远程维护能力 再次是远程维护能力。人们的第一反应,还是用传统的工业控制和通信设备来搭建物联网,但是这些设备的设计暗含了一个用户场景:就是他们是在一个厂区内被使用的。所以,当这些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或假设是有人会在可忍受的时间内去现场查看、检修。 即便是plc、RTU等有诊断接口的设备,往往也只是为了方便检查者下载数据使用,真正考虑几百公里之外的远程诊断的设备不多。这对于可能需要大范围部署设备的工业物联网就完全难以接受了:这些物联网设备(终端、网关等)设备可能要被部署在相当大的地理范围内,从而使得检修这些设备也成为相当耗费资源的事情,检修者也往往无法在可接受的时间到达设备现场。 如果这些物联网设备自身没有足够的远程诊断和维护的能力,就必然发现这样的尴尬:某管道公司在上了一套用于远程监测管道阀室内自控设备的物联网系统后,虽然不用在开着越野车巡检那些自控设备了,但是改成开着越野车巡检那些附加的物联网设备了。 4、成本问题 又次是成本问题。在笔者测算过的一个油气管道设备管理物联网项目中,如果用传统工业SCADA技术和产品,需要的成本是采用物联网网关方案的5倍。其实该类需求一直存在,有理由相信是之前只能采用SCADA技术而被昂贵的成本所挡住,无法形成有效需求和订单。这里要顺便交代一点背景知识:传统的工业控制技术一般都是服务于生产设备,对信号的实时性很讲究;而类似于设备管理、能效管理和安防等类应用,对实时性的要求就可以降一个甚至几个数量级了。如果以工业控制的理念来设计这些物联网系统,则必然因为为用户提供了一些实际上并不需要的计算能力或技术特性,成本一定居高不下。 成本问题还可以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改进。GE的报告中所展望的还是来自于传统大工业的应用,这份报告的偏颇之处在,现实中存在很多工业物联网的“屌丝”级中小企业用户。或者虽然企业本身虽然有相当的规模。 |
电工学习网 ( )
GMT+8, 2021-12-6 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