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将在哪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将目标锁定在中国。该联合会2013年11月中旬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从2005年到2012年,中国内地机器人销售量平均每年增加25%,2012年已达到2.3万个。该联合会预测到2016年中国将成为最大的市场。 2013年12月30日,工信部在其网站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配套产业集群,到2020年要力争基本满足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工信部要求围绕市场需求,选择汽车、船舶、电子、民爆、国防军工等重点领域突破核心技术。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这一指导意见的发布显示了国家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视,并为未来中国机器人的产业化提供了政策的支持和利好。 实际上,我国的机器人研发起步并不晚,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秘书长宋晓刚介绍,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就开始研发机器人;1985年,工业机器人被列入了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计划研究重点;1990年,工业喷漆机器人PJ-1如期完成。这是我国第一台喷漆机器人。与此同时,其他几种机器人的样机也顺利完成,并分别在一汽、二汽和南京汽车厂建立了自动喷漆生产线、驾驶室焊接线、弧焊工作站等应用示范点。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又在实践中迈进一大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点焊、弧焊、装配、喷漆、切割、搬运、包装码垛等7种工业机器人产品相继问世,还实施了100多项机器人应用工程、建立了20余个机器人产业化基地。“我国机器人当时从研发角度讲,并不落后。”宋晓刚说。 但是在宋晓刚看来,机器人的发展要靠市场的拉动,光靠国家重视是不够的。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机器人市场并不成熟,传统应用领域比如汽车、电子等市场可应用的机器人并不多,大多是在合资或外资企业,由国外企业带来的。当时国内劳动力供给旺盛,不会用到大量的机器人,所以没有形成庞大市场。没有市场的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也逐渐放缓,与国际拉开了一定的距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新增劳动力逐年下滑,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激增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也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系主任刘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来机器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排挤或者替代传统劳力,而且机器人生产效率极高,产业的发展会将人类文明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程度,同时也推动劳动者向高端转移。 从国外尤其是机械制造强国日本的机器人行业发展情况来,劳动力成本升高也是促使其机器人产业大发展的重要因素。 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步入工业化后期,维持经济增长亟须提高效率与推动创新。与此同时,80年代人口增长率低于0.8%,劳动力短缺使制造业用人成本快速上升,促使企业使用工业机器人补充和替代人工劳动。因此,1980年成为日本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元年。跟据日本机器人协会的统计数据,工业机器人销售额由1980年的769亿日元增加到1990年的3023亿日元,复合增长率31.5%。反观当前我国现阶段国情与日本上世纪80代初期相似。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从各个层面来看,中国的机器人发展都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 |
电工学习网 ( )
GMT+8, 2021-12-6 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