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需要旅游,这是就人类发展与完善以及个人享有的社会权利而言。实际生活中,一个人要想成为现实的旅游者,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一定数量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保障它有必要的经济基础;二是一定的闲暇时间,是时间的保障。三是外出旅游的动机,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能产生旅游行为。 一、可自由支配的收入 在商品交换的时代,彼此相互往来,就产生了经济关系和经济收入。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每个国家、地区以及个人之间,经济状况也就各不相同。根据统计全世界只有20%的高收入国家,70%的国际旅游者来自发达国家。由于旅游活动是高消费行为,所以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旅游发展状况,也决定着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 (一)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旅游的影响 第一、只有整个社会达到小康水平时,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旅游。据统计,当一个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时,居民会普遍产生外出旅游的动机;达到4000—10000美元时,就会产生国际旅游的动机;超过一万美元时,就会产生远程旅游的动机。例如,日本人均产值达16990美元时,出国旅游的人数已超过了一千万。 第二、发达国家即使旅游出口国又是旅游进口国,这和发达国家雄厚的经济基础直接相关。而且发达国家外出旅游的人数多,入境旅游的人数少,出现了旅游赤字。 第三、从旅游者的构成看,退休的老年旅游者增多;长距离旅游者中,中产阶层者居多。 (二)收入水平对旅游者的影响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了整个国家的旅游状况,个人的收入水平直接影响了个人的旅游活动。 第一、个人收入水平决定着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当一个人的收入首先满足生活需要后,才会利用剩余的钱去旅游。如果所剩无几就无法外出旅游。 第二、个人收入水平决定着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个人收入高的旅游者,食、宿、娱、购的费用所占份额高,交通费用所占份额低。个人收入低的旅游者的交通费用所占比重大,其它费用所占比重小。 第三、个人收入水平还决定了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和旅行方式的选择。富有者一般选择较远的旅游胜地,喜欢服务上乘的豪华旅游。他们喜欢坐飞机或自己驾车,有时选择豪华游轮在海上巡游。普通旅游者多数选择较近的旅游地,喜欢普及性的大众旅游项目。 第四、个人收入水平的增长,决定了旅游消费水平的增长。旅游消费属于高层次的消费,其需求投入弹性系数往往大于1。据英国有关部门统计,旅游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为1.5。据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估计为1.88。这就是说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每增加1%旅游消费就会增加1.88%。 (三)可自由支配收入 家庭收入可划分为可支配收入和可自由支配收入两个部分。可支配收入指纳税后的余款。可自由支配收入是指在可支配收入的基础上,在扣除社会保险以及日常生活必须消费后的余额。这部分收入可以用来旅游或其他消费。旅游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宣传,影响居民这部分的消费方向。 二、闲暇时间 人们外出旅游必须有充分的闲暇时间。人们利用这部分闲暇时间,才能充分享受旅游的快乐。闲暇时间,就是指人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人生时间可分为三部分:生存、享受和发展。生存时间为劳动时间,只有拥有一定的闲暇时间,人们才能享受人生和发展自我。一个人一天的时间刻画分成四部分: 1、工作时间,用来生产生活必需品。 2、满足生理需要的生活时间,如吃饭、睡觉、休息等。 3、必要的社会活动时间。指社交等。 4、余暇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闲暇时间在人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人生闲暇时间越来越多,人们可以用它追求闲情逸致,也可以读书进修完善自我。闲暇时间,不是指八小时以外时间,它要大于八小时或小于八小时。下面我们分析闲暇时间与旅游的关系。 1、每日闲暇时间。时间短,只能用于休闲、读书和娱乐,不能用来旅游。 2、周末闲暇。目前全球有145个国家实行五天工作制,周六、周日放假。1995年5月1日,我国成为第145个实行五天工作制的国家。 19世纪以前工人每天工作11—12小时,余下时间只能够恢复体力,没有娱乐时间。1886年5月1日,美国35万工人罢工,争取8小时工作制。胜利后,每周工作由70小时,改为48小时。1933年,美国开始实行五天工作制。 实行五天工作制以后,人们可以利用两天时间出去旅游。如果交通方便,还可以到较远的地方。但是在周末闲暇的多数情况下,只能用来短途旅游。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利用周末闲暇外出旅游。 3、公共假日。公共假日也是外出旅游的好时机。我国大陆的公共假日由国庆节三天、五一节三天、春节三天、元旦三天、累计十二天。在加上串休,形成了几个旅游黄金周。 4、带薪假期。带薪休假的闲暇时间叫带薪假期。由于带薪假期长,且还有薪水,是人们外出旅游的最佳时间。1936年,法国首先立法,规定每个劳动者每年可享有6天的带薪假期。现在所有发达国家的劳动者都享有带薪假期,短的为三周,长的为六周。由于我国劳动生产力水平低,还没有普遍实行带薪假期。带薪假期仅限于教育部门及学校职工教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