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夏天会打雷冬天不会打雷呢? ♣其实大自然就是这样古灵精怪,春夏季天空宽容了风雨雷电,才有了风和日丽,秋冬季大地接受了雪雨雾露,才有了山清水秀。 雷电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形成雷雨云要具备二个条件,第一需要有充足的水汽,第二就是要有剧烈的空气对流运动。只有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够打雷。这样一来冬季打雷基本上就不太可能。 冬季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的空气受太阳光直射少,空气干燥,而要使潮湿空气上升的运动速度快,几乎不可能,这样云层运动速度就会变慢,地面与上空的温差相对小,云层的正负电荷几乎被冷空气冻结了,无法给云层正负电荷发生剧烈碰撞的条件。 ♦春夏季节,气温升高,便于强对流空气产生。强对流天气一般指空气发生垂直运动,而当热量充足的时候,受上升气流影响,空气便会出现明显的运动。春、夏季节的时候,地面足够热,空气受热变会受南方暖湿气流影响空气潮湿,同时,太阳辐射强烈,近地面空气不断受热而上升,遇冷便会结成冷水滴,这样会让上层的冷空气下沉,形成强烈对流所以多雷雨。
而冬季由于受大陆冷气团控制,空气寒冷而干燥,加持太阳辐射弱,即便是是天上有很多云层,一般情况下聚集在云层也不容易放电,使用冬天是听不到放电现象产生的轰隆隆雷声的。再者,空气不易形成剧烈对流,因而很少发生雷阵雨,所以就很少在冬季看到打雷。 ♦雷电是由雷云产生的,它是带有电荷的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大地 (或物体)之间产生急剧放电的一种自然现象。雷电形成比较复杂, 经观察和实验证明,通常雷云上部带正电,下部带负电,由于在雷云的不同部位存在着两种极性不同的电荷,这些电荷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形成许多堆积中心,所以在同一云块内部,不同云块之间或由于静电感应使得云块与地面之间,产生了强度不一的电场。当带电的云块临近地面的时候,对大地就会感应出与雷云的极性相反的电荷,这样二者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 电容器”。
当电场强度超过空气可能承受的击穿强度,一般为25~30 kv /cm时,就会引起大气层强烈地击穿放电。放电时产生强大 耀眼的电火花,即闪电。闪电通道中大量正、负电荷瞬时中和,产生雷电流,这一过程称为主放电。雷电流高达数十至数百千安,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极易发生建筑物炸毁或燃烧、线路停电和 电气设 备损坏等事故。主放电的温度可达20000℃,使周围的空气急剧加热,骤然膨胀而发出巨响。由于声音(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340m/s)的传播速度比光(光速大约为30万千米/秒)慢得多,因此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