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导线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减小供电电路的电压损失,保证用户的用电质量,选择合适的导线截面十分重要。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积SN( mm2)分为:1、1.5、2.5、4、6、10、16、25、35、50、75、95、120、150、185等。导线截面积的选择常按导线的允许载流量,(导线允许的最高温度所能通过的最大工作电流)来确定,而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与导线材料、环境温度和敷设方式有关,实际工作中可用下面的口诀计算,直接确定导线的载流量。 铝心绝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积的倍数关系 口诀: 10下五,百(100)上二, 25、35,四、三界, 70、90,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上面的口诀好记但不易理解,如稍加变换,在温度不大于25℃时,铝心绝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积SN的倍数(K)关系排列如下: 1~ 10 16、25 35、50 70、95 120及以上 五倍 四倍 三倍 二倍半 二倍 将上面的排列关系与口诀对照起来看就比较清楚了,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我们再解释 1)“10下五”是指截面积在10mm2以下,K =5,即I=5SN。 2)“百上二”是指截面积在100 mm2以上,K =2,即,=2SN。 3) “25、35,四、三界”是指截面积25 mm12和35 mm2是四倍、三倍的分界线,即 25mm2导线的载流量按四倍算,35 mm2导线的载流量按三倍算。 4)“70、90,两倍半”是指截面积为75mm2和90 mm2时,K =2.5即I=2.5SN。 例如,某铝心绝缘导线,在环境温度不大于25℃时的载流量的计算如下: 当截面积为2. 5mm2时,K =5,即载流量I=2.5 x5A =12.5A; 当截面积为50mm2时,K=3,即载流量I=50 x3A =150A; 当截面积为120 mm2时,K=2,即载流量I=120 x2A =240A。 5)“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铝心绝缘导线,若穿管敷设时,上述计算后打八折(×0.8);若环境温度超过25℃,上述计算后打九折(×0.9);若既穿管敷设,温度又超过25℃时,上述计算后打八折后再打九折,或按一次打七折(×0.7)计算。 例如,120mm2的铝心绝缘导线.超过25℃时的载流量I=120×2×0.9A= 216A;穿管时的截流量I= 120×2×0.8=192A;若既穿管又高温,其载流量I=120×2×0.9×0. 8A =172. 8A。 6)“裸线加一半”是指裸铝导线,可按同样截面积铝心绝缘导线计算后再增加一半,也就是原计算值乘以1.5,但“穿管、温度”仍按“八、九折”。 例如,50mm2的裸铝导线,不超过25℃时的载流量为50 x3×1.5A=225A,超过25℃时的载流量为50×3×1.5×0.9A =192. 5A。 7)“铜线升级算”是指铜心导线(含裸导线)的截流量,按导线截面积排列顺序增加一等级,再按相应条件的铝线计算,但“穿管、温度”也按“八、九折”。 例如,50 mm2的绝缘铜线,不超过25℃时的载流量应按70 mm2的绝缘铝线计算,即为70×2.5A= 175A;同样50mm2的裸铜导线,不超过25℃时的载流量应按70mm2的裸铝线计算,即为70×2.5×1.5A= 262. 5A。 注意:三相四线制电路的中性线既要通过单相负载电流、三相不平衡电流,叉要在故障时通过故障电流,很容易使中性线由于发热、断线而损坏。因此中性线的截面积一般与所在电路相线截面积相同,最低不得小于所在电路相线截面积的一半。单相电路中,中性线与相线电流相同,所以它们的截面积也应一样。 家庭住室 电源线主要根据家庭用电器的功率来定,选择时既要考虑住室内负载的需要,又要考虑节约成本,不造成浪费。 一室一厅住室总线可选用4mm2铜导线或铜护套线作电源线,照明支路可选用1.5mm2单芯铜线,其他支线可选用2.5 rⅢri2单芯铜线。 二室一厅住室总线一般可选用4mm2或6mm2单芯或多股铜线,照明支路可选用1.5mm2单芯铜线,其他支线可选用2.5mm2单芯铜线。 三室一厅住室总线一般可选用6mm2或10mm2单芯或多股铜绝缘导线,支线可选用2.5 mm2单芯铜线。 三室两厅住室总线一般可选用10mm2或16mm2单芯或多股铜绝缘导线,支线可选用2.5mm2单芯铜线。 |